來當居家王 免震、制震住宅別傻傻分不清

asuswu
分享:
瀏覽數 :  1,010
台灣位處地震帶的區域,因此住宅建築必須多一些耐震結構或設計,房子買來才會令人安心,尤其現在房地產市場的景氣不佳、各建案的競爭很激烈,於是標榜比別的建案多更為抗震、或耐震的住宅建案,就能獲得較多購屋族群的青睞。   然而,打開房地產的建案廣告,常常可以看見或聽到「抗震」、「耐震」、「制震」、「減震」、「免震」、「隔震」等名詞,一般的民眾完全被這些名詞搞混了,以致於難以理解這些廣告詞標榜的「震」有什麼不同?其實,只要釐清相同名詞以及其中防震的原理差別,就能理解各別意義,還能從中挑選出最適合自己的耐震住宅。   27具備制震結構的房子,在結構體裡會加裝斜撐型的制震器或阻尼器。 結構專家表示,每一棟房子的設計及製造都會考量到耐震程度,而「耐震」和「抗震」是同一個意義,意思是。想要提升一棟房子的耐震程度,則可以透過「制震」以及「免震」這兩種方法來達成。   「制震」建築也有人稱為「減震」建築,是幾年前房市推案流行至今不退燒的建築設計,做法是在原有的建築結構中,以特殊的鋼材架設出制震壁或是斜撐型的制震器、阻尼器,讓住宅建築的結構體更加堅固,而且具有部分伸縮的彈性,使得大地震來臨時,住宅的整個結構經歷劇烈的搖晃也不容易受損。   制震和免震的差別
  項目 制震住宅 免震住宅
造價工法 造價較低,工法較單純 造價較高,工法較複雜
抗震方式 加強房屋結構的耐震程度 減少結構的搖晃程度
設計位置 在結構體裡加強斜撐抗力 在地基底下鋪設隔震墊
抗震效果 能抵擋大部分的地震 能抵擋較大的地震
地震搖晃 較大 較小
資料來源:房地王整理   由於架設這種斜撐型的制震壁制震器,多出來的營建金額並不會太高(大約比一般建築成本高出10~15%),但是卻可以多出很強的賣點,增加不少民眾下訂購屋的意願,因此成為近幾年來品牌建商推出建案的標準配備。 至於「免震」建築的做法是,建案的地基打好之後,住宅的結構體和這個位在地面層地基的中間部分(也有在2~3樓設計隔震層),設置了多個具有搖晃、吸收地震搖晃的隔震墊,因此「免震」建築也有人稱為「隔震」建築,好處是可以減緩地震對建築物結構的直接傷害。   224免震建築通常將隔震墊設置在地基與結構體之間。 但是一個隔震層的造價要160萬到200多萬元,比阻尼器或制震器約20萬~30萬元高出很多,而且工法也比較複雜,所以免震建築在市面上較少推出,通常都是豪宅或高總價建案才會配備免震技術,但是卻可以在地震來時,比制震住宅更有效地減少房屋結構的搖晃,增加居住的安穩程度。   新聞提供:房地王-新屋在地網    http://housetube.tw    
關於記者 asuswu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