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團法人台灣點燈關懷教育促進協會2024年度贊助出版學術專書
社團法人台灣點燈關懷教育促進協會2024年度贊助出版學術專書
社團法人台灣點燈關懷教育促進協會自2016年成立以來,一直期望能喚起有志於善盡社會永續責任之社群,透過教育活動主軸,為社會帶來更多的同理包容與共存共榮氛圍,協會理監事們有鑑於本書撰寫之旨趣乃在於「拓展目前組織行為學科面貌,秉持在地主體性,檢視有關人與自然、文化與文化、文化與人類心理行為間的關聯脈絡,透過文化族群心理行為的比較觀點,以期建構具全球和在地思維的組織行為論述,營造組織創新與永續發展的文化和心理氛圍,以期構築學校共生、共存與共榮文化之教育藍圖。」正與本協會宗旨和理念相謀合,因此經常主動協助作者提供意見和蒐集資源,有助於本書之完成。
本書已由協會贊助出版,並全部捐贈全國大專校院、高中職學校圖書館,和各國立或縣市圖書館典藏供閱,期望此一著作能有助益於學術研究與教學機構、組織經營和學校治理各體系人員,在講學、研究文獻蒐集和治理實務上之參考。
《組織行為與學校治理—文化與心理脈絡分析批判》,本書由嘉義大學教育學系所名譽教授李新鄉著作。
人類行為的形塑要素包含:與生俱來的心理特質、環境與學習,環境與學習的潛在脈絡就是文化。Edgar H. Schen(1992)在其《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Psychology》一書第二章提到: 文化的最底層就是人類族群的基本假定,乃是同一族群共同無可質疑不可逾越的人生真理。就現實的社會生活來看,放眼所及,所有不同人群的行為舉止,歸根究底很難脫離文化體制與規範的影響。人具有其自主意識,但人類行為模式的建構,卻是心理需求和社會文化規範下創生的歷程;剖析社會行為的文化與心理脈絡,乃是探討組織行為的根本之道。
本文撰寫之旨趣,乃盼拓展目前組織行為學科面貌,藉由跨社會學、社會心理學、系統理論和文化心理學等等與社會行為有關的學術領域,檢視有關人與自然、文化與文化、文化與人類心理行為間的關聯脈絡,透過文化族群心理行為的比較觀點,秉持在地主體性,耙梳當今各領域探討文化、心理行為與組織治理相關之理論和實證案例,以期建構具全球和在地思維的組織行為論述,營造組織創新與永續發展的文化和心理氛圍,以期構築學校共生、共存與共榮文化之教育藍圖。
本書將從影響社會行為的文化與心理關聯脈絡談起,以釐清左右組織社會行為之文化與心理場域,並分析文化的組織社會行為調節功能;接著探討文化與心理脈絡交織下的社會組織動力情境,以及組織治理的社會責任和友善環境暨共存、共榮的文化思維,藉以點出本書組織社會行為論述之核心議題:一、組織成員心理欲求與社會文化規範調適議題: 動機、欲求與社會文化體制,二、成員個人自我人格特質社會化議題: 自我概念、態度與價值觀,三、個人和團體人際行為的文化與心理脈絡: 社會文化規範與團體氛圍,四、組織運作系統過程變項的文化與心理脈絡議題: 領導、溝通、協調、合作、競爭、衝突—相互競合資源分配,五、全球與在地視野的組織創新、永續發展及其對外之友善環境與社會責任議題
第一章 緒論—組織行為之文化與心理脈絡論述核心及其在學校治理之旨趣
第二章 社會行為核心議題之文化與心理脈絡跨領域分析及其在學校治理之意涵
第三章 組織成員心理慾求與社會文化調適: 動機、慾求與社會文化體制
第四章 組織成員人格特質社會化歷程:自我概念、態度與價值觀等影響社會 行為變項之發展
第五章 個人和團體人際行為的文化與心理脈絡: 社會文化體制與團體氛圍
第六章 領導的文化與心理脈絡
第七章 組織運作系統過程變項的文化與心理脈絡: 溝通、協調、合作、競
爭、資源分配與效能和效率
第八章 組織創新與永續發展的文化和心理氛圍營造
第九章 全球與在地永續共榮的組織和學校治理
李新鄉
學歷:
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
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紐約州立大學Buffalo校區 博士交換研究生
現職: 嘉義大學教育系所 名譽教授
經歷: 1.嘉義大學教授兼副校長、師範學院院長及系所主任、南師兼任教授等職
2.教育廳及縣市教育局督學、視察、專員及課股長等職
3.中小學教師、校長等職
近20年(2003〜2023)出版著作
1. 重要期刊論文20篇,2. 專書四本,3. 專書論文四篇4. 研討會論文23篇
重要事蹟
曾獲教育部教育學術研究木鐸獎,國科會重要研究計畫獎助18項,美國Seattle華盛頓大學、Eugene奧立岡州立大學、Berkeley加州大學交換研究教授
關於記者 ruby pan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