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再傳打房 看施力也要看效力

asuswu
分享:
瀏覽數 :  118
[房地王/吳正治報導] 最近國內房地產市場矚目的焦點又回到了「政策打房」的身上,因為不只台北市長張金鶚和財政部共商打房稅改的政策,連行政院長江宜樺也表示,要在任內把大台北都會區的房價所得比降到10倍以下。其實,任何人都不樂見房價漲到高不可攀,壓抑過高的房價有其必要,但是哪些是可行方案?哪些只是即興論點?這些都攸關未來房價的動向,所以購屋大眾不可不知。 25 ▲政府再度討論打房政策,房市又要冷一陣子。 在高房價的時代裡,民眾會因為花太多錢在房貸上而降低生活水準、政府可能因為民怨升高而丟掉執政權、建商及房仲業也會因為價格太貴而賣不掉房子,所以政府、民眾、業界都不會是贏家。於是「抑制太高的房價」,相信民眾、官方、業界都會舉雙手贊成。

抑制房價要有效不要口號

然而,政府是制訂房地產遊戲規則的機構,民眾和業界沒有公權力、只能一切遵守房市的遊戲規則,所以政府的「打房」決策應該要很謹慎而有效,不能只是即興的說法,或是沒有太大效用的政策,否則不僅無助解決民眾購屋的痛苦指數,更會讓民眾失去對政府的信心。 25 ▲購屋痛苦指數越高,房子越難賣,房地產業界也不樂見。 舉例來說,台北市的房價所得比高達15倍,近幾年來民眾的家庭年所得並沒有增加多少、甚至實質收入還倒退好幾年。所以要降到政府所說的「10倍以下」房價所得比,也就是台北市一間1,500萬元價格的房子,必須跌到1,000萬元以下才能達到。 試想:現在一間總價1,500萬元的房子,它的銀行所給的房屋貸款只有70%,就要1,050萬元,如果政府打房政策讓這間房子的價格成功跌到1,000萬元以下,那麼銀行豈不是「債權不保」?如此一來,勢必引發更大的金融風暴,台灣的經濟發展必定會受到牽連,所以這項施政宣示根本很難達成。

不宜齊頭式增稅

再舉各地方政府提高「房屋稅率」、「公告地價」等方式做為壓抑房價為例,一間豪宅的買賣獲利動輒上千萬元,而增加的房屋稅或地價稅只不過區區幾萬元,對炒房的投資客而言根本不痛不癢,但是對於一般的老百姓來說,支付的房地產稅金卻是不斷加重,難怪不少房產專家都說「政府喊打房是喊假的!」。 25 ▲公告地價越來越高,全民跟著增稅。 又例如政府宣示要在林口、淡海新市鎮多蓋一些廉價的合宜住宅,以便拉低大台北地區的平均房價。但是如果當地的交通、商業等生活機能還要很久才會成形,就算房子蓋好也不會有預期中的人口數前往居住,容易變成投資客借人頭買屋等增值的「蚊子住宅」。 由此以上可知,政府不必擔心市中心房屋價格太高的問題,因為這是「地狹人稠」必定的結果,而是應該優先完成對外聯繫的交通建設,把居住人潮疏解到外圍的衛星城市,並且興建大量「只租不賣」的公有住宅(俗稱「社會住宅」)給民眾承租,讓民眾對「租屋」或「買屋」有所選擇;同時大幅提高持有多棟房產民眾的稅額(俗稱「囤房稅」),最重要的是趕緊透過經濟發展來提高人民的家戶總所得收入,這樣房價所得比才可能有下降的一天。 新聞提供:房地王-新屋在地網    http://housetube.tw
關於記者 asuswu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