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名詞教室 抵費地背後的意義
[房地王/吳正治報導] 「抵費地」這個名詞最近常常出現在選戰,原來是因為不少縣市長候選人為了要爭取買不起房屋的民眾支持,紛紛開出「廣建只租不賣的社會住宅」的選舉政策。不過,興建社會住宅需要仰賴充足的財源,因此有的候選人就提出從出售「抵費地」的方式來籌措。 ▲出售抵費地是各縣市政府重要的財源。
然而,什麼是「抵費地」?我們也常常聽到:縣市政府出售抵費地的價格屢創新的高價紀錄,這樣會不會炒高地價?抵費地的多寡會影響重劃區房價的發展嗎?這眾些問題都值得民好好學習這堂認識抵費地的課程。 要暸解什麼是「抵費地」?要先來談談「市地重劃」,也就是政府為了開發或重整荒廢已久的土地或重劃區,會在此區域內的土地規劃各學校、公園綠地、停車場、道路、溝渠等用地,以及各項重劃、工程費用、貸款利息,這些支出都要由參與土地重劃的地主,按照受益的比例來共同負擔這些費用。 ▲重劃內的公共設施費用要由土地受益者支付。 問題是,這些地主表面上因為重劃區土地增值而受益,但是根本還沒有賣出或蓋出建案賣屋,所以仍然沒有錢可以繳納這些重劃費用,於是在「平均地權條例」第60條第1項就規定,這些地主可以用這塊重劃區裡的部分土地,來折抵給政府,這些土地就叫做「抵費地」,抵的就是重劃區的費用,以便減輕馬上就要拿出這麼多支出的負擔。
免徵土地增值稅
此外,法規上還有規定抵費地必須是地上沒有任何建築物的土地,才可以拿來當做抵費地,而且這個重劃區的抵費地合計總面積,不可以超過這塊重劃區總面積的45%,以便降低政府持有大片重劃區土地的風險。而地主把抵費地移轉給政府時,則可以享有免課徵土地增值稅的優惠。 ▲精華區的抵費地常常吸引。建商以重金來標購
由此可知,如果當地的縣市政府持有過多的「抵費地」,對於這個重劃區的開發時程及效益必定會受到不良的影響,因為各縣市政府畢竟不是一家蓋房子的建商,這些抵費地若是面積太多又不賣掉,重劃區內就會到處是雜草叢生、延宕重劃區的整體發展;若是太早對外賣掉這些重劃區的抵費地,又很可能有賤賣縣市資產、圖利建商的疑慮,因此賣與不賣都考驗著各縣市政府的智慧!
新聞提供:房地王-新屋在地網 http://housetube.tw
關於記者 asus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