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名詞教室 看懂房價所得比
[房地王/吳正治報導] 大家都說現在的房價很高,但是究竟有多高?高到什麼樣的程度?居住的城市不一樣,是不是民眾的感受也不一樣?以上購屋大眾的疑問,總要有個衡量依據或標準,於是官方機構就發布了「房價所得比」來給大家參考。究竟「房價所得比」是怎麼算出來的?這項比值對民眾最關心的房貸壓力有什麼關聯?值得大家好好上一堂有關「房價所得比」的相關學問。 ▲房價所得比可以反映民眾的購屋壓力。
「房價所得比」是由內政部營建署計算並對外公布,以前是分為各城市、一季做一次的「住宅動向調查」裡,以「問卷調查平均房屋購買總價」當做分子,「問卷調查平均家庭年收入」為分母,計算出來的倍數就是「房價所得比」。 但是今年初營建署改變做法,以現有的「房屋實價登錄平均成交總價」當做分子,分母還是取「問卷調查平均家庭年收入」的數值,每個區域的房價及家庭所得各有不同,計算出來的房價所得比也就跟著不同,計算出來的「房價所得比」會比較貼近實際民眾承受的房價。 從房價所得比的計算方式來看,不少人就把這項數據看成「買房子要不吃不喝多少年?」。例如在這次公布的數字中,台北市的房價所得比高達15倍,等於台北市一個家庭要連續15年不吃不喝,才能在當地買下一間房子,比起房價也很貴的香港(房價所得比14.9倍)還要高,可見買台北市的房子有多麼痛苦,所以也有人稱「房價所得比」為「購屋痛苦指數」。 ▲台北市的購屋痛苦指數是全球第一。 房價所得比名列全台第2高的新北市也沒有好到哪裡去,一個家庭要連續12.6年不吃不喝才能買下房子,這項買屋時間剛好是台南市民的兩倍;台中市和高雄市的房價所得比則分別是8.1倍、7.3倍,都比全台平均值8.3倍要低,所以北部地區的房價真的是貴得離譜。
合理倍數是5倍
如果從全球的角度來看,目前國際間房地產研究機構推算出來的合理「房價所得比」的數值是5倍左右,知名的大都市例如洛杉磯(7.7倍)、倫敦(7.3倍)、紐約(6.2倍)、新加坡(5.1倍)、東京(4.4倍)等大都市則是比全台平均值低,可見國內的各大都市的房價所得比都嚴重超標,符合這項數字的只剩下基隆市(4.8倍)和屏東縣(4.5倍)。 ▲香港的房價所得比也高達14.9倍。 不過,台灣各城市的人口數量多,我們的家庭年收入又只有國外各城市的一半不到,再加上不少國外城市土地廣大、人口密度較低、房屋置產觀念也比我們薄弱,所以國內各城市的房價所得比才會高出世界各大城市將近一倍,未來還需要政府拿出更有用的居住政策及提升國人薪資水平,才能有效降低民眾的購屋痛苦指數。
新聞提供:房地王-新屋在地網 http://housetube.tw
關於記者 asuswu